图片加载错误
新闻详情

“实体书式生活”正在回归

发布时间:2023-11-03 作者: 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阅读量:601

上海书城重装归来,拍照打卡者、守候者无数。上海书城别有历史意义,沉淀着浦江两岸的文化记忆。不过,其受到如此大的欢迎,还在于一种向“实体书式生活”回归的社会心理。

向往“实体书式生活”,是一种细腻复杂的社会心理,也许不能以怀旧、情怀等一言以蔽之。实体书、期刊、报纸,是有明确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出版物,每一本都指向一个确定的出版时间、一个确定的印刷地点,这二者常常构成了对所谓“年代”“时代”“地方性”的判断,而一卷本一卷本的书籍或期刊连缀起来,几乎就是线性时间的观感。相反,数字生活的特征恰恰是只有“刚刚”“当下”而没有线性时间,人们下意识的向“实体书式生活”回归,深层是一种在时空中锚定自我所在的诉求。

因为时间和空间是一定的、载体是实存的,书籍的出版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确定性。可信的、不可抹去的人类历史,全部灌注在书页间。在确定和“不可更改”的意义上,一切印在印刷媒介上的字,其实和镌刻在金字塔上的象形文字没什么区别。相较起来,数字生活的一切则是动态的、随时可编辑的,甚至连时间轴都是可以调整的,代码和数据库记录历史是否可靠?疑问尚存。一个在数字中生活的普通人,也许于无形中承受了太多“不确定性”之重,坐在书店里捧着一本有实在重量、已然确定的书,是不多的安定感来源之一。

强调实体书和书店的声音,源自一种对保持生活张力的本能。这是希望生活不只有一种力量,不只是一个样貌,而始终有平衡性的力量能使它保持在一个可选择的状态。从沉浸式的数字生活中,慢慢走入沁凉的、书架间的巷道,展开印着无数同好指纹的书页,可能就是这样一个选择。